敲打天堂的門,古巴
<內容簡介> 「到過古巴的人,准會愛上它,但你會慶幸,你不用住在古巴。」 古巴,一個努力實現理想國之夢的國度,物質完全匱乏,精神卻驚人地豐饒。 古巴半世紀遭受全球禁運之苦,卻在石油危機中發展出農業、社區互助; 古巴人民擁有的物資極少,但識字率、醫療服務卻是全球一流水準; 古巴文化大放異彩,他們用黑色幽默,用音樂、舞蹈、藝術創作, 將生活變奏,也用這些來愛古巴、恨古巴。 古巴人在這場理想國的實驗中嘗遍酸甜苦辣,談起生活種種, 他們對自己,也對別人說:「死不了,我們不但死不了,還活著,活得好好的。」 為何古巴? 「因為我那無數的疑問,例如小小的古巴如何抗衡近在比鄰虎視眈眈的霸權、 古巴人如何在極度的物質匱乏中找到平安喜樂、人們如何活出社會主義或 人類最原始的理想價值、為什麼他們笑得那麼開懷、為什麼他們舞得那麼忘情……」 (作者芳子) 「他們一方面活得那麼意識形態,另一方面又那麼活潑幽默, 不畏自我解嘲地面對生活的種種試探和挑戰。 古巴人原來是百分百追求快樂的機會主義者, 而他們會用相等勁力,踏實地去追求人類的理想主義。」 (作者陳美玲) 希望能透過兩個在香港長大、接受西方教育、 受過資本主義洗禮,跑過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女子的視角, 為大家打開另一道進入古巴的門,即便是一道不起眼的小門。 2009年為古巴革命50周年紀念 ★本書推薦 張翠容(香港作家) 梁文道(香港作家) 郭力昕(藝評人、古巴後援會籌備處成員) 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古巴後援會籌備處成員) 褚士瑩(旅遊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