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醫學院的八堂課:好醫師是這樣教出來的

好醫師是這樣教出來的

3.7 / 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3203254
  • 出版日期:2013/11/21
美國杜克大學奠基於1838年,杜克醫學院則是在1935年成立。 創辦人詹姆士‧杜克先生(Mr. James Buchanan Duke)期待, 進入杜克大學的學生必須是熱愛學習的人, 而招聘來的教師是願意獻身教學工作的學者。 本書封面的建築物:博金斯圖書館(Perkins Library), 正象徵杜克大學校園是一個充滿學習熱情的優質環境。 1999年起,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 每年都會選派三至五位優秀醫學生到杜克大學醫學院實習, 拓寬國內醫學生的視野,並帶回珍貴的臨床經驗, 受惠的五十位學生也已開枝散葉,遍布台灣各醫學領域。 本書就是台灣醫學生在杜克醫學院的親身見證實錄, 分為熱情、理解、堅忍、周延、眼界、合作、承諾、希望八堂課, 涵蓋醫院各專科的內容, 為所有醫師、醫學生、以及有志於醫學的學子, 帶來身歷其境的感受,拾得從醫這份神聖工作的初心。 ★名人推薦: 當一個人能夠把他的理念對一個群體或組織持續產生影響力, 且能連綿不斷的深入每一位組織成員, 形成共同的信念與價值觀,這時我們就稱之為組織文化。 在《杜克醫學院的八堂課——好醫師是這樣教出來的》中, 即深刻描繪了一種徹底實踐「以病人福祉為第一優先」的病醫文化!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關鍵不是錢,而是文化與信念。 我們看到,在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體系裡, 醫療團隊一切的學習、努力,都是為了務實解決病人的問題而存在的…… 這樣的價值一旦確立,教學、討論就不再是一種測試、競賽, 而是為了用更有效的方式,訓練出更能解決病人問題的團隊。 ——侯文詠,醫師、作家 從他們的字裡行間,看見那種人性的基本憧憬 ——熱愛知識,嚮往高貴人格的純潔心情。 ——胡涵婷,美國麻州Holy Family Hospital 血液腫瘤科主任 如果這本書的出版,能引起國內醫學教育界的反思, 最後受益的將是我們年輕的醫學生與社會大眾。 ——王金龍,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主治醫師 我從這些醫者的典範中,看到他們對新知永不懈怠, 對病人永存憐惜,對同儕尊重,對教學熱情, 種種的言教身教,讓這些令人讚嘆的醫者傳奇, 能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在台灣醫療瀕臨崩壞的時刻, 我更希望藉著此書的出版, 喚回台灣醫界同僚選擇醫療志業的初衷。 為了自己,為了世世代代醫界未來的生力軍, 來積極參與推動醫學教育及醫療執業環境的改革。 ——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兼院長 ★內文試閱: Lesson 1 熱情 Passion 棲於理性,行於熱情。 “Rest in reason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