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背癒力:不只能解決肩背問題,胃痛、感冒、痛經也都能從背部調養起
你生了什麼病,背部都知道! 脊柱不健康,就是百病之源。 左邊的背痛,可能是胃有毛病的警訊; 右背持續疼痛,可能是膽囊炎在作怪; 腰痠背痛的病根,要注意腎虛的問題。 背部是個人體的大藥庫,只要懂得善加利用, 就能喚醒你的背癒力! 你生了什麼病,背部都知道! ★腰痛除了可能是肌肉拉傷外,還要當心是腎結石、痛經、腎虛的徵兆。 ★糖尿病人的骨盆和關節缺乏彈性,通常仰臥的時候,左側腳尖稍微向裡傾斜,而右側腳尖稍微向外傾斜。懷疑自己有糖尿病時可以觀察一下。 ★肺癌出現的時候,會引起肩背甚至是肩膀關節的痠痛。如果是胃潰瘍,通常會右骨盆緊繃。 背部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部位。首先,它是人體的中線的脊柱,是大腦的延伸,大腦必須透過脊髓才能指揮全身的活動。其次,督脈沿脊柱分布在腰背部正中線,督就是「都督」、「總督」,表示它總管全身的陽氣。此外,脊背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也是人體循行部位最廣的一條經脈,匯聚最多陽氣。因此可以說,背部是全身氣血運行的大樞紐。當疾病入侵體內,會透過經脈傳到臟腑;若體內臟器病變,也會透過經絡溝通聯繫,傳到脊柱皮膚,或是某些特定穴位會產生變化。例如,背部有紅色的丘疹,可能是體質虛弱或內分泌失調引起的;背部皮膚不光滑、毛孔大,是因為代謝功能較差,或是便祕、脂肪肝造成的;當後背、側背、肩胛骨疼痛時,當心是肺部疾病或肝炎;左後背的疼痛,是胃潰瘍的警訊:如果後背浮腫的現象,要留意是否有肝硬化! 本書教你從背部的皮膚狀況、疼痛部位等,判斷身體可能罹患的病症。並透過推拿、按揉、捏脊、艾灸、薰蒸、刮痧、伸展拉筋等方式刺激或運動脊背,振奮體內的陽氣,調整臟腑功能,疏通氣血,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徹底排除全身病氣。 ★本書特色: 【特色1】最全面的背部養生方,告訴你呼吸、心臟、胃腸、肝膽、生殖等人體五大系統會在背部顯現的病灶,有病能夠早知道。 【特色2】最實用的背部養生手法,包括推拿、按揉、捏脊、艾灸、薰蒸、刮痧、伸展拉筋等,招招簡單有效,能全面改善病症。 【特色3】最具體的病症預防說明,過敏、失眠、胃痛、肝炎、心臟病、高血壓、痛經等近四十種大病小症,都可以從背部找到對治的方法。 【特色4】最詳細的圖解說明,全書共一百多幅插畫,清楚標示穴位、拉筋伸展動作等,讓你可以正確地照著按、照著做,輕鬆啟動背癒力。 ★專家推薦: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 陳潮宗 台灣中醫抗衰老醫學會理事長 王剴鏘 中華民國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梁文深 ★內文試閱: 背後的痤瘡和搔癢代表的警訊 背後發癢,起一些紅紅的痤瘡,即便痘痘消了也會留下黑色的痘疤,無論抹什麼都很難去除。這些痤瘡不但影響美觀,而且是內分泌失調的警訊。 .背部皮膚油脂代表內分泌失調 我們背部是除了面部之外油脂分泌最旺盛的部位,也是除了腳底以外皮膚角質層最厚的部位。角質脫落不及時,很容易堵塞毛孔,長出紅紅的小痘痘。有的人背後痤瘡很嚴重,除了可能是痰溼、氣鬱體質,就和內分泌失調有關係了。 內分泌失調是一個西醫的概念,中醫稱之為「陰陽失調」,《黃帝內經》裡說:「汗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