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語法(簡體書)
<內容簡介> 隨著傑拉德·普林斯的《敘事學:敘事的形式與功能》、《敘述學詞典》等幾種著作陸續譯介到中國,這個四十年來活躍於國際學壇的名字正日益為中國敘事學界所熟知。《故事的語法》是作者的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出版於1973年。作者秉承現代敘事學“語言學模型”傳統,在批判吸收普羅普、布雷蒙、托多羅夫等先賢的敘事結構研究精華的基礎上,遵循當時方興未艾的喬姆斯基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對故事的語法做出了新的探索。本書除前言、導論外共有四章。導論指出了故事的語法的性質、特征與標準。第一章提出了故事之基本單位——“最小故事”這一概念,並論述了最小故事的生成語法。第二章論述“核心簡單故事”的特征與生成模式。第三、四章分別論述了“簡單故事”和“覆雜故事”的特征與轉換生成方式。在附錄中,作者以著名童話故事《小紅帽》為標本,例示了簡單故事的生成過程。全書內容富有新意,邏輯謹嚴,行文簡約,對於理解故事之本質及結構有很大啟發性。中譯本附錄了作者三篇論文近作。 有兩篇涉及作者在本書出版三十多年後關於故事問題的反思與拓展,另一篇涉及經典與後經典敘事學的區別,與本書合觀,能夠見出作者學術探索的進展軌跡。 ★目錄: 為故事立法——《故事的語法》譯序/徐 強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最小故事 第二章 核心簡單故事 第三章 簡單故事 第四章 覆雜故事 附錄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中譯本附錄:普林斯敘事理論近作三篇 關於敘事之本質的四十一問 敘事資格、敘事特質、敘事性、可敘述性 “經典敘事學”和/或“後經典敘事學” 為故事立法——《故事的語法》譯序/徐 強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最小故事 第二章 核心簡單故事 第三章 簡單故事 第四章 覆雜故事 附錄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中譯本附錄:普林斯敘事理論近作三篇 關於敘事之本質的四十一問 敘事資格、敘事特質、敘事性、可敘述性 “經典敘事學”和/或“後經典敘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