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
<內容簡介> 「為愛朗讀」德國文壇大師 再次探討「罪惡」與「救贖」的最新傑作! 一部出現得正逢其時的爭議作品!──報書人網站 生命會發給我各式各樣的牌, 但是無論好壞,從現在開始,我都要為自己翻牌! 約爾克重獲自由的這一天,也是他們一群老朋友闊別三十年後再度聚首的一天。他們來到這幢鄉間莊園,共度週末假期。三天的時間不算太長,卻足夠他們回首過往,也足夠他們試探彼此。 他們當然記得那些日子:熱衷社會運動,急切追尋真理,陶醉於擁有力量的強烈感受……直到約爾克離開了他們,加入恐怖組織,他們熱血激昂的青春也就此畫下句點。 如今,時間在他們之間的友誼鑿刻出斑剝的痕跡,而伴隨著猜忌和曖昧的情感暗湧,那些過去無疾而終的戀情、不斷變形的慾望與不可告人的秘密也將一一浮上檯面…… 在《週末》一書中,徐林克融合了《我願意為妳朗讀》(電影「為愛朗讀」經典原著)的犀利辯證與《歸鄉》的懸疑氛圍,運用多重視角調度時間與記憶,在時而引爆衝突、時而追溯過往的情節中,一場場「罪惡」與「救贖」的角力也攤展在我們眼前,而我們在飽受震撼與感動之際,也重新找到了與自己和解的方式! ★名人推薦: 在徐林克看似平淡、寧靜,甚至有點陰鬱的文字底下,暗藏的波動竟是如此洶湧……這部小說裡的每個人都是主角,有人醉心革命,有人期待愛情,有人務實逐利,有人終日漂蕩。他們關心擔憂與熱衷追尋之事各有不同,卻無分輕重,一樣重要。──何致和 徐林克在《週末》裡,透過昔日遊走於法律與國家體制外部赤軍旅成員的回顧, 探討以暴力和謀殺對抗國家體制而震驚德國社會恐怖份子的行為動機與影響, 讓各主角人物在法律與正義、執著與悔意、親情與愛情、友誼與相忌、真相與責任之間展現出人性的軟弱晦暗,但至終仍依稀閃爍出共濟相助的一面。──劉惠安 在這個故事中,徐林克沒有選擇一般常見的譴責與廉價的救贖手法……這部小說的力量來自作者精心打造的角色所激發出來的豐沛能量、角色之間的關係,以及過往和現實交錯的情節所飽含的情緒張力!──出版家週刊 一部綜合了「大寒」(The Big Chill)與高達電影特色的小說,徐林克又一部深入探討罪惡感的傑作!——克里夫蘭信實報 在《週末》這本書裡,徐林克再次以冷靜洗鍊的語調檢視德國當代的歷史斷面……他念茲在茲地探索德國群眾的集體人格,並且成果斐然!——波士頓環球報 【作家】何致和、【作家】吳億偉、【輔仁大學德文系副教授】劉惠安誠摯推薦! 《週末》導讀 人人都是主角 何致和 推理和驚悚小說有種常見的劇情模式:一群來自各方的賓客,在主人邀約下,共同來到某座古堡或大宅院。這些人或為舊友,或互不認識,但總有一個神祕的原因讓他們齊聚在這個與外隔絕的環境裡,而且在謎團解開之前,誰都無法離開。 這樣的設計有點類似古希臘戲劇的「三一律」,在時間、地點、情節都受到限制的情況下,除了可以吸住讀者注意力不致轉移,往往還會因為三個條件的一起壓縮,而驚爆出撼人的戲劇性效果。 徐林克的新作《週末》顯然也借用了這樣的模式。十三個人(包括一名後來的闖入者),在德國東部鄉間一處連電力都沒有的莊園共度週末假期,目的是替坐了二十幾年牢才出獄的赤軍旅份子約爾克接風。這些人當年或許有過相同的狂熱與理想,或許有過曖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