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力量:一生中必需知道的國學智慧
<內容簡介> 你將國學和你的生活分開有多久了? 身為一個中國人是極其幸福的,因為在中國有這麼多的思想寶庫能提供各種人生所需要的東西。然而,許多作為現代的中國人又是非常遺憾的,因為他們全然不知有這麼多的寶藏,對自己的寶貝視而不見。 本書汲取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智慧結晶,濃縮了國學經典中的智慧,用理論結合故事的形式,帶你輕鬆進入美麗的國學世界,希望借助國學的力量,為人們掃除人生道路上的煩惱和疑惑提供一些幫助。 ★目錄: 第一章 「富潤屋,德潤身」——美德是心靈最好的滋養品 推薦閱讀:《論語》《大學》《中庸》 「道德,萬物之本也」——如茶香沁人心脾 「執德能弘,通道能篤」——仁德比才華更重要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德才兼備是你的護身符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愛心、智慧、勇氣是通往成功的階梯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德行是值得驕傲的資產 第二章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陶冶人生節操,心境決定未來 推薦閱讀:《論語》《淮南子》《尚書》 「失之不憂,得之不喜」——心胸豁達,不患得患失 「人無善志,雖勇必傷 」——志向不對,越努力傷害越大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生之路,任重而道遠 「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追求理想是人生的高級趣味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摒棄驕傲,言行穩重 第三章 欲修其身,正心誠意——修身處世的第一堂課 推薦閱讀:《論語》《中庸》《禮記》 「養心,莫善於誠」——誠是養心第一課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從正心開始 「思誠者,人之道也」——追求誠,是做人的法則 「修己以敬」——用嚴肅恭敬的態度修養自己 「誠於中,形於外」——內涵決定外在風貌 「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保持高潔淡雅的謙虛志趣 第四章 明德親仁,止於至善——發現內心的美和善 推薦閱讀:《論語》《孟子》《中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做人之道在於發掘性善的光明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心胸要像海洋一樣容納百川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同情心是仁德的開端 「積善成德,神明自得」——讓善成為你的「保護傘」 「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保留自己的赤子之心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仁愛和尊敬是生存的「黃金法則」 第五章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砥礪品格,雕琢人性的美玉 推薦閱讀:《論語》《大學》《孟子》 「君子慎其獨」——心誠意真,是自我修養的第一步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學好難如登山,學壞易似山崩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認真做好身邊的小事 以「巧言、令色、足恭之人為恥」——遠離戴著偽善面具的人 第六章 首孝悌,次謹信——孝悌是立身之本 推薦閱讀:《論語》《弟子規》《道德經》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孝是立世之本 「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根本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對父母及時行孝 「入則孝,出則悌」——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和善待人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醒,昏則定」——關懷父母也是孝順 第七章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讓美德在行動中落地 推薦閱讀:《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