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藏民間:尋訪讓人驚豔的庶民小吃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5755164
  • 出版日期:2014/09/01
<內容簡介>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美食醞釀一方人文。作者行走大江南北,在有意無意之間,尋找旅途中的美食,並且深入發掘蘊藏在當地飲食中的人文素養。從一位愛好美食文化的旅行者角度,向讀者娓娓述說美食中隱含的故事與歷史! ★本書特色: ●作者從事美食散文創作十餘年,曾在數十家報刊開設美食專欄,對於中國各地美食有獨到的品味與見解。 ●本書深入鄉土,發掘中國各地令人回味無窮的民間美食,平凡中卻有濃濃的獨特滋味。 ●除了以文字敘述飲食的文化、美味的感覺、烹調的方法,還搭配了精美的古畫、古老的圖像及美食的照片,讓閱讀的視覺更具立體感。 ★目錄: 鮮味篇 魚味中國 草海魚包蝦 柳葉鯽 長沙夜宵之蝦 青衣江雅魚 汽水肉 思念愛人的燈影牛肉 新疆大盤雞 寒菌 豆腐篇 豆腐的身世 四川豆花魚 薛濤豆腐干 臭豆腐 米豆腐 麵食篇 重慶酸辣粉 雲南過橋米線 漢中涼皮 西北釀皮 張掖搓魚子 敦煌麵食 點心篇 三合泥 懷遠葉耳粑 新化辣子粑 威寧蕎酥 <作者簡介> 方八另,筆名巴陵。男,湖南新化人,現居長沙,從事圖書編輯和策劃,職業書評人,美食旅遊專欄作家,曾主筆《湖南省旅遊志》、《湖南省志•旅遊志》、《湖南省政區大典•旅遊部分》;出版旅遊史志專著《湖南省旅遊志》;出版飲食文化隨筆集《嘗遍大中國》、《嘗遍大中國(二)》、《一本書吃遍中國》、《食全酒美》、《覓食——從南向北,邊走邊嘗》、《一簞食,一瓢飲,四方味好》、《遍地炊煙》、《媽媽的味道》等;出版文化散文隨筆集《村莊散記》、《秋聲高處》、《浮生物語》等;出版旅遊散文集《紙上閒遊》等。 ★內文試閱: 魚味中國 遠古時代,人類不僅食用魚類,而且開始觀察、欣賞、敬仰魚類。 中國是個漁業大國,有著悠久的捕魚史和食魚史,形成了悠久的中國食魚文化。中國食魚文化伴隨著燦爛的傳統文化一起發展、成長,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考古發現,五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地球上就出現了魚類。五百萬年至七百萬年前,人類與黑猩猩分家,人類為了生存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的先民們在漫長的摸索中懂得以漁獵為生。捕獵到的鮮魚除了生吃,大部分經過刀工、火烤,其烹飪方法極多,發展到今天,魚肴多達數千種,有炸、煎、溜、炒、燒、扒、燉、熬、烤、蒸、醃、糟、醬、拌、臘、煮、燜、煨、羹、涮、汆湯、入火鍋等手段,魚的頭、鱗、刺、骨、皮等附屬品均可作菜。中國自古就締造了精緻、講究、詩意的食魚文化,不僅在於吃魚的快樂,還在於吃魚的過程,獲得對魚的品味。 漢墓畫像石中的煮魚場面 遠古時代,人類只能夠靠狩獵、採集獲得食物,他們就近取材,溪流與他們的棲居地非常接近,淺水中的魚、蝦、蟹等食材成了他們獵取的主要食物,從此,人類與淡水魚類關係密切,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之一。 魚是水生脊椎動物,呈紡錘形,大多有鱗、鰭,以鰭游泳,以腮呼吸,多數有鰾,體溫不恆定,卵生,種類甚多。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兩萬餘種魚,中國的海洋和淡水約兩千餘種。 遠古時代,人類不僅食用魚類,而且開始觀察、欣賞、敬仰魚類,特別是魚類的體液和形狀,與人類的生殖器非常接近,原始人類對生殖感到神祕,產生了生殖器崇拜及生殖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