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迷局(上冊)
千古蠶洞、魚鳧懸棺,究竟暗藏了哪些玄機? 三星文明、古蜀王棺真假難辨。 神秘詭譎的古墓,離奇難解的謎團, 堪稱一部媲美《盜墓筆記》的精彩之作。 考古系學生印曉飛參與挖掘明代古墓時遭遇一件古怪離奇的事,為揭開謎團,在朋友阿誠等人協助下,一行人進入神秘莫測的蠶洞探險。 蠶洞內玄機重重,河中怪獸,南方古猿,怪異鬼火,綠毛殭屍紛沓而來;水晶洞,長明燈,水波門,神秘人疑雲百出,千古蠶洞試圖掩蓋怎樣的歷史懸案,幕後又是誰在主宰著一切?探險者歷經千辛萬苦,卻未能水落石出,在古墓崩潰之前僥倖逃生。 印曉飛從蠶洞石室壁畫中找到線索後又進入木棧山探險,這回他們不僅要面對古墓內的古怪設置和上古生物,還要提防身份不明但身手了得的衛哥,更有蒙面神秘人暗中狙擊,探險者穿越瀑布,巧破鬼打牆迷局,強渡風洞,九死一生下找到魚鳧懸棺,然而關鍵時刻功虧一簣,揭開謎團的證據得而復失。 三星文明奇耶,幻耶,玄機重重;古蜀王棺真耶,假耶,無人能知;探險者帶著滿身疲憊踏上歸程。 ★內文試閱: 在南大讀考古系的時候,系裡經常組織我們到城外山區古墓現場實地體驗,有時也協助考古人員野外作業,主要是刷洗瓷片、清理陶器、為文物塗保護液之類的雜事,不太辛苦,而且每天能拿七毛錢補貼──這在80年代中期是筆不錯的外快,可以吃到一碗餛飩加兩個肉包,或者買本不錯的小說。 大四上學期的一個星期天早上,班主任匆匆來到男生宿舍,說棲霞山南坡發現明代末期古墓,由於整理工作量很大,天氣預報明天又要下雨,必須搶在今晚之前結束野外作業,亟需人手協助,補貼提高到八毛錢。大家一聽呼啦全湧下樓,老鄉阿誠讀的是生物系,聽說有利可圖,也混在裡面上了車。 古墓處於南坡狹小的山谷底部,四面環山,只有一條相當隱祕的羊腸小徑與外面相連,幾百年從未有人進去過,雜樹叢生,野草茂盛,地表沉澱著多年腐爛的草土混和物,給考古工作帶來不少困難。 大隊人馬抵達後,現場專家做了分工,我和阿誠,還有四川籍學生徐耀分在一個組,負責在東面第七格區域探方內篩選 —探方是指事先掘開的五米見方的土坑,主要用於探測古墓地下方向、位置和藏量,等探方連成片後,還能方便統計發掘面積。 當時的情況是,最先打開的一號墓坑已確定不是主墓,專家以二號墓、三號墓為核心,根據墓室規格和走向,挖了五個探方,各組在指定區域內篩選填土,等確認具體位置後,再進行大規模行動。 我們拿著手鏟在填土層清理和尋找線索,一旦發現陪葬品及時報告。探方裡濃郁的土腥味夾纏著青草的芳香,每一寸泥土,每一個碎片都記錄著歷史的滄桑。考古,是最生動的時空穿越。 時間在尋尋覓覓中飛快地流逝,不知不覺間夕陽西下,暮色籠罩了山谷,可整理工作還沒有完成,工作人員在四面掛了幾盞高亮度白熾燈,挑燈夜戰。我們組開始是肩並肩一字排開,後來中間探方,有人篩到一隻陶器,阿誠跑過去看熱鬧,我和徐耀兩人平行向前推進,相距不到兩米。 我沿著事先畫的石灰線一口氣篩到土坑邊,打算坐下來歇會兒,突然發現坑旁草叢裡坐了個人,由於我們探方離燈源比較遠,草叢又背光,只模模糊糊看到他很年輕,年齡不超過二十歲,衣服是純白色,但沒看清楚款式。 「喂,你是哪個組的?」我很奇怪,因為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