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永遠的幸福美滿──家庭,是會傷人的! 有如隱藏在天鵝絨中的利刃, 讓人著魔般的讀完每一頁, 並在不知不覺中熱淚盈眶…… ★ 榮獲桐山環太平洋書卷小說獎、加拿大作者協會小說獎 ★ 提名英國布克文學獎 ★ 入圍IMPAC都柏林文學獎、布萊克小說紀念獎 是我們左右了決定,還是決定左右了我們的人生? 納里曼是個大學教授,擁有堪稱完滿的人生,卻在父母施壓下放棄相戀了11年的露西,和寡婦雅斯敏共組家庭。 他以為這個決定能讓家庭風暴就此平息,沒想到竟是噩夢的開始──露西開始到學校、家門前站崗;為了看他一眼,放棄碩士學位成為他鄰居的幫傭;還三番兩次站到頂樓的圍牆唱歌。對舊情的眷戀讓他選擇一再妥協,也讓忍無可忍的雅斯敏開始反擊…… 三十年後,納里曼已垂垂老矣,這份悔恨卻穿越了的時空,延燒到子女身上。長女庫蜜找盡藉口想將他踢出家門;么女羅珊娜一肩扛起照顧責任,卻因此和丈夫葉札德衝突不斷。兩方人馬為了互踢皮球,各自暗中耍起小詭計,誰也沒料到,這些天真的陰謀接二連三失控,終致釀成大禍…… 橫掃文壇,不列顛作家獎、加拿大季勒獎得主羅尹登.米斯崔,藉由平實的生活事件,細膩而尖銳的揭露出每個人在社會、道德期待下,對自身責任的抗拒與恐慌;再透過小人物的達觀和堅韌,恰到好處地賦予人面對困境的希望與勇氣。 愈是逃離,就愈是糾纏, 當一連串的「踢皮球計畫」開始失控, 他們又該如何走下去? ★ 媒體推薦: 值得稱為十九世紀的大師。 ──《時代雜誌》 既微妙又寫實……他所喚起孟買那擁擠的街道與人聲鼎沸,可謂活靈活現般地栩栩如生。 ──《紐約書評》 米斯崔細心雕琢作品中的語言、架構與細節刻劃……使人不住想起托爾斯泰與泰戈爾……他最擅長於描繪人心,以看似不動情感的柔和筆觸表現出人們內心的渴望與缺憾。 ──《舊金山紀事報》 羅尹登‧米斯崔的名號不僅家喻戶曉……更應該被眾人視為最傑出作家,無論在印度當地或世界各文學界皆然……大文豪與平庸作家的差別……在於探究重大問題的手法:死亡、家庭、時光流逝、無可避免的喪失之情、以及上帝或形體看似上帝的深淵等,米斯崔都以獨特風格來著墨此類題材。 ──《大西洋月刊》 米斯崔的散文格局遼闊,人物與故事的刻劃豐富精采……洞察力深刻,既能賦予眾人勇氣,又頗具娛樂效果。 ──《奧勒岡人雜誌》 本書精采描繪現代印度的生活,可謂對於孟買精神的禮讚……米斯崔那溫和的幽默感使故事富有生氣,也使閱讀本書成為樂事。 ──《巴爾的摩太陽報》 ★ 名人好評 苗可麗(金鐘獎最佳女主角)、黃國華(專職財經、旅遊作者)、趙慶華(國立台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鍾文音(知名作家) 具名推薦 二○一三年十一月,在小熊們的外公過世之際,讀這本《棄養計畫》感受特別深刻。 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男主人葉札德不得已接手照顧老丈人的職責,但是卻在老人需要尿壺時,堅持袖手旁觀,也禁止自己的兒子們幫外公拿個尿壺,這種「我可以接他來住,但我決不幫忙照顧」的奇妙心態,可能是印度的大男人主義,也可能是一種對被迫性義務的反叛。 家庭,本來就不會是童話般永遠甜蜜幸福的,相反的,家庭會傷人,才是現實。本書對人性描述深刻、動人,十分值得一讀。 ──張美蘭(小熊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