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名家推薦: 原來,回家的路是那麼的難…… 久久沒有讀到這樣真摯動人,又能揭露、直指內在真實的文學作品。作者巧妙設計雙線進行的故事軸線,一條是癌末病人志浩的身心轉變記事,另一條則是其死後靈魂,擺脫肉身忽忽來到的,另一個與現實世界參差對映的奇幻空間。然而,小說焦點,其核心意象、節奏的凝聚點,卻既非第一條線鋪陳的瀕死心情記事,也並不落在第二條線所描摹的奇幻空間體驗。 現代小說理論家一開始就告訴我們,所有小說都已患了嚴重的「戀家症」,都在尋找一條若即若離、此岸彼岸、現世永恆的「回家之路」。 作者安排兩條軸線最終在回家這個點上交叉相逢:第一條線志浩的遺體被家人送回家,第二條線其魂魄重返人間,正在回家之際,卻錯愕發現女兒早已長大成人。誠如作者所言,兩條線在時間點上的落差,「顯現出生命中重大的滄桑」。我強烈推薦這部,以小中篇篇幅而兼具厚度與深度,讀來綿密悠長的抒情小說。 中國時報副總編輯兼人間副刊主編 楊澤 【目錄】 1.志浩躺在只有一人的單薄病床, 最常想起的是他還在家的那段日子…… 2.這下可好,他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眼睛只看到黑白顏色, 耳朵聽不到,鼻子聞不到…… 3.離開人世的那一刻,真的是赤赤裸裸一絲不掛嗎? 那靈魂的模樣是什麼樣子,依舊是人世間穿著衣服的樣子? 4.他搬來這城後,發現最大的秘密,竟是時間在這裡會消失不見, 它似乎不曾出現,它似乎隱形匿跡,它似乎被狠狠吞食…… 5.志浩那次覺得自己到了世界的盡頭,一個無法預測遙遠距離的異地…… 6.那只有緣慳一面大樓底層裡的巨大時鐘,全都如一陣雲煙, 彷若這些事物不曾出現在此時此地…… 7.他不想為這個世界多添一個新生命,來人間受苦, 志浩當時用這個哲學理由說服自己不婚不生, 不過,歲月濤濤,人生多變…… 8.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消失不見, 像血海、像避雷針大樓的巨型時鐘, 彷若在一瞬間都消失不見…… 9.志浩低頭搓著雙手,回覆醫師的話, 好像癌症指數過高,是他不小心犯下的錯,他只能低頭認罪…… 10.他該往哪個方向走?才能離開這座他連一刻鐘都不想停留的城鎮? 11.志浩特別轉過頭,心裡和那橋、那河、那座他所居住的小城市, 還有他最愛的小恩,揮手道了聲再見…… 12.時間惶惶來到傍晚,黑暗的世界即將撲天蓋地而來, 這城所有的光線進入夜晚,很快被黑暗剝光了衣服…… 13.她們兩人來病房,那是他最開心的事, 比旅人在沙漠迷路時,看到綠洲更為驚喜…… 14.他可能到了世界最無法丈量的深淵,看不見光的底處, 一切都是沒有邊際的暗黑,無法窺看到任何的光線…… 15.如果到了夜晚,夜景會更美,只是他無心欣賞, 有時腹痛像踩到地雷般,轟炸他的腸胃…… 16.當成千上萬的火舌從腳底竄起,活生生舔吞他左右小腿時, 他被自己腿肉燒焦的煙味,嗆得吐了出來……。 17.志浩就要像一顆要飄離世界的紅色氣球,慢慢地往天空移動…… 18.他從火裡來…… 他走在燙灼的南台灣陽光下…… 19.志浩覺得有人在河面呼喊他的名字, 他從救護車的小窗戶,窺看誰在河上叫喚他?…… 20.那道熟悉的玻璃門此時被拉開。 一個白了髮的老婦,對著前方說,「你回來了喔!」 後記 我的預知死亡記事 作者簡介 郭漢辰 擅長以飛揚的想像力,在寫實世界中加入荒誕色彩,以簡單文字在樸實情節裡,刻畫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