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講義
<內容簡介> 太極拳講義編輯緣起 不佞,習外家拳十易寒暑,雖未中斷,然終無一成。自民十四,始皈依內家。斯時專攻形意,奈羈身軍營,職司財政,以故輒嘗輒止。旋經商於保定,再從軍於開封。遇賈翁,先生名慕騫字蘊高,為當代劍道專家宋世榮先生之高足也,登堂入室,爐火純青。耳提面命者數逾月,方覺茅塞頓開,迥非昔比。先生旋作申江之行,揮淚送別,以期來日;雖聚首數月,頻受訓示,但僅窺一斑耳。回憶曩昔,殊覺愧汗!即經指導之後,始覺今是昨非。 民十九隨軍轉戰膠東,遇李芳辰先生;先生為當代劍術名流。噫!我竟有此幸福也。傾談之下,頗受賞識,並賜內家之真諦。未幾,忝列門牆。後先生倡辦國術館於魯,開幕未久,被任重職。二十年夏,先生應召赴贛,因水土不服,致患惡痢,閱月已漸復原。又因東省事變,悲憤填胸,繞室彷徨者累日,以致病又轉劇!先生體壯過人,毫不介意,而病入膏肓,猶不自知也,以醫進則怒,以藥進則覆!時仍隨韓主席參加軍官訓練。為國痛心,無暇休養,寒勞交迫,病勢驟轉,繼以嘔血下血日數十次。延醫診視,亦弗能為力矣。自知不起,謂曰:「余二十餘年,身經百戰,今國難當前,竟為病累,未能執戈禦侮,以盡天職,深為遺憾!家貧無足重輕,但望爾等(指長子書剛、次子書箴等而言)能自立盡忠報國,繼我未竟之志。所耿耿於心者——老母年高未能終養,實抱無窮之恨!國事結局如何,恐余不及見,若能早息內爭,一致對外,我死亦可瞑目……」又囑國術館同人曰:「當此國術進步,正在萌芽之期,望汝等各盡所能,勇猛前進。景林事未竟而身先歿,惟諸位念景林之至誠,完成未了之素志云云。」言未畢而氣已奄奄。驟聞此言,捶胸頓足,眼枯無淚,心痛如割——嗚呼!昊天不吊!殄喪吾師!當師之前,立發宏誓:「但願秉承遺志,為提倡國術犧牲奮鬥而死,絕不願投機求榮苟延歲月以生。」不幸竟於二十年十二月三日夜十時與世長辭。先生拳劍兩道,神乎其神,可謂已臻上乘。惜我不文,弗克形諸篇幅,此我最大之憾事也——我學未成,我心可表,只有將先生之遺學,循次編輯成帙,以供後學之參考。 此書完成於先生之生前,亦可謂不幸中之幸也。書內之姿勢解說,盡為先生一世研究內家之結晶;今更加以詳細校正,始出刊問世歟。 不佞,夙以提倡國術為志,而草此編,倉卒從事,掛漏必多,尚望海內名家,勿以文字見責,而加指導是幸! 壬申季春清苑 田鎮峰 謹識 ★目錄: 太極拳編輯緣起 田鎮峰 序 李景林 序 李樹春 編者例言 第一章 卷頭語 第二章 我對於拳術領會的幾點供獻於讀者 第三章 太極拳之源流 第四章 太極拳之意義 第五章 太極拳之功效 第六章 太極拳之真義 第七章 太極拳論 第八章 太極拳經 第九章 十三勢歌 附行功心解及打手歌 第十章 太極拳各勢圖解 第十一章 推手法 太極拳問答 ★內文試閱: ‧策劃人語 本叢書重新編排的目的,旨在供各界武術愛好者鑑賞、研習和參考,以達弘揚國術,保存國粹,俾後學者不失真傳而已。 原書大多為中華民國時期的刊本,作者皆為各武術學派的嫡系傳人。他們遵從前人苦心孤詣遺留之術,恐久而湮沒,故集數十年習武之心得,公之於世。叢書內容豐富,樹義精當,文字淺顯,解釋詳明,並且附有動作圖片,實乃學習者空前之佳本。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