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味:29種餐桌最常見食材履歷表
29種餐桌最常見食材履歷表
餐桌上最常見的29種食材與醬料, 每一樣都有張上千年的出產履歷! 從產地、栽培演變、養生益處、名菜,以及名人美食軼事 第一本深入解讀日常餐桌菜的食材履歷表大全 @我們常吃的大白菜是「天下第一菜」,地位與鮑魚齊名 @蘿蔔防癌抗癌,助消化,對皮膚極好,多吃根本不用保養品。 @常見的皮蛋豆腐大有學問,平時可能都吃錯了。 @同樣一樣菠菜,清代宮廷菜、梁實秋,與毛澤東吃法大不同。 @辣子雞丁,兩岸名廚烹調法截然不同,風味迥異。 @醬油釀造五原則,米酒去腥除羶的原理大公開 于美人‧莊祖宜‧葉怡蘭‧蔡瀾 盛讚推薦 飲食名家朱振藩,將食材分成六大類一一介紹: 蔬菜、肉類、堅果、醬料、乾貨與大豆。 並從中選出最基本的食材共29種, 幾乎可說是我們日常餐桌最基礎的組成, 每一樣食材細看其履歷,都大有來頭! 原來這些我們平時常見的食材中, 有這麼多我們沒聽過的栽培、緣起、演變、故事、淵源,和作法。 這二十九種常見食材分布甚廣,華人所在之處都看得到。 但也因為分布範圍廣,食材滋味因氣候與保存而大有不同, 烹飪法也因此改變,一樣食材,往往南北名菜大不同, 台灣常見的涼拌沙拉筍,在上海則成了麻辣筍,到了四川變成乾煸冬筍。 本書中,朱振藩將這29種食材因地理環境與氣候衍生的食材滋味變化與菜色, 分門別類有系統介紹。 【竹筍生產履歷】 ◎出生地:分布甚廣,南北都有產。 ◎年齡:兩千年前詩經就出現了! ◎個性:性涼味甘。 ◎專長:助消化去脂,幫助減重。 ◎使用方式:頂部用來炒食,根部煮、煨,或作湯。 ◎得獎事蹟:上海「竹筍醃鮮」,浙江「油燜春筍」(作法詳見內文) 【菠菜生產履歷】 ◎出生地:外國人,原產地在中亞,有說是伊朗,有說是尼泊爾,還有一說是高加索。 ◎年齡:唐朝時移居中國 ◎個性:其性平和,甘、辛、溫。 ◎專長:增強記憶、防便祕、治夜盲、防止皮膚鬆弛、預防貧血症等均有良好效果外,還可以防治感冒。 ◎使用方式:適合炒、汆、拌等家常吃法,也可做成筵席菜如北京的翡翠羹等。 ◎得獎事蹟:清朝宮廷名菜「拌菠菜」,梁實秋「燴酸菠菜」。(作法詳見內文) 「朱老爹的美食書寫之吸引人處,始終在於引經據典、廣通古今的汪洋博聞。這回他以食材為綱,細數其中之史源掌故烹飪事,令人因之長了見識勾了饞涎外,又多添幾分手癢,直想立即下廚照章演練去!」 ----葉怡蘭‧飲食旅遊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下面從演變、養生、名菜、軼事,分別介紹我們常見的食材: 豬肉是八珍之一: 中國吃豬的歷史悠久,據先秦文獻的記載,豬列為六畜或六牲之一,用其製作的菜餚,已有膮(豬肉羹)、豕胾(大塊煮豬肉)、豕炙(炮豬肉)、蒸豚(蒸小豬)及濡豚(整煮小豬)等,而著名的「炮豚」,則為「周代八珍之一」。 皮蛋豆腐大有來頭: 皮蛋要選為成熟的響蛋。油不用麻油而是生豆油。因為豆油與豆腐,相剋相生,才能去掉豆腥氣。 海帶也能泡茶: 將淡乾海帶用水浸個一天後,剪成絲狀,再用鐵鍋焙乾,即成「海帶茶」,它與茶葉形似神肖,色味俱佳,功可健身益體。如常飲用,尚能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和單純性的甲狀腺腫等症,故有「長壽茶」之美稱。 蝦米適合提味: 蝦米可用於拌、漬類或炒、爆類菜式,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