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會黨與民間信仰研究(平裝)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2217597
全書分為近代會黨與民間信仰兩大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部分。 近代會黨部分以檔案為中心,集中闡釋了太平天國時期、辛亥革命時期會黨運動的歷史軌跡、代表人物以其與時代潮流的互動作用。 民間信仰部分以經典為中心,研討了近代以來至抗戰爆發這一歷史時段普通民眾的社會心理、價值傾向與倫理觀念,並對華北、華中以及江南等區域進行了重點探究。 目 次 湖南天地會起義的歷史背景 湖南道州天地會起義 江西龍泉添弟會起事 關於小刀會起義的幾個問題 1853年臺灣天地會大起義 李紹熙遊民集團和上海小刀會起義 寧波雙刀會起義與洪世賢起義 諸暨蓮蓬黨起義 康有為、梁啟超與會黨的關係 興中會時期孫中山與美國致公堂的關係 同盟會時期孫中山與美國致公堂的關係 論黃興與會黨的關係 論宋教仁與會黨的關係 陶成章會黨工作述略 論秋瑾與會黨的關係 張謇論會黨 陳亞貴 黃德美 林俊 劉麗川 劉永福 應桂馨其人 常玉清其人 近代基督教在華傳播與中國秘密會社 近代秘密社會的倫理觀 近代會道門經典的政治傾向 崔濟愚《東經大全》的價值傾向 義和團運動中的道教信仰 論吳文化對江南民間宗教信仰的影響 探析清代中後期荊楚文化對湖北民間宗教信仰傳播的影響 探析民國初期中原文化對中原民間宗教信仰的影響 探析民國前期泰山神民間信仰的特點 從《申報》看上海地方政府反迷信措施(1927~1937) 參考書目 後記 湖南天地會起義的歷史背景 太平天國期間,湖南天地會起義此起彼伏,十分踴躍,不僅給了太平軍以有力的支援,而且沉重地打擊了清政府在湖南的腐朽統治。湖南天地會的興盛可以從當時湖南社會的經濟狀況中找到原因。 耕地面積有限,土地兼併嚴重是當時湖南封建農業經濟的基本狀況。據統計,咸豐元年(1851年)湖南人平均耕地面積僅一畝半左右, 耕地嚴重不足。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在於地主階級瘋狂的土地兼併,如桂陽縣大地主鄧文盛共有七子,「列宅分地,數十畝田舍相望」;另一大地主鄧仁心,兄弟二人有「田數百頃,以富雄一方,至用擔石程田契,乘馬不牧,游食田野數十里,不犯人禾」 ;長沙縣地主李象?,嘉慶壬申時有收年租一千二百餘石的土地,至道光壬辰(1832年)時發展到「較壬申數且六、七倍」 。 隨著土地日益集中到少數官僚地主手中,喪失土地的破產自耕農越來越多。迫於生計,這些破產農民往往屈從苛刻的條件向地主求佃,地主趁機對佃雇農實行超經濟的剝削。當時有人揭露說:「近日湖南人情澆薄,以強期弱,往往本屬雇工,配以婢女,限滿不許歸宗,仍行霸留者。偶或摯婦言歸,輒即指為逃奴叛僕,輒轉興訟。愚民飲恨吞聲,莫敢辯理,殊甚矜憫。又有擅將佃戶為僕 邵雍,1953年出生於上海,1985年研究生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現為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會黨史研究會秘書長、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太平天國史學會理事、校歷史學科博士後流動站負責人。著作有《中國幫會史》(下編)、《中國會道門》、《民國綠林史》、《中國秘密社會第六卷 民國幫會》、《中國近代販毒史》、《中國近代妓女史》、《中國近代綠林史》、《中國近代社會史》、《中國近代會黨史》、《中國近代會道門史》、《抗日戰爭與中國社會》、《中國近現代史專題》、《中國近現代史專題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