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錢找到你
<內容簡介> 你的金錢邏輯,需要革命! 人人都說,賺錢不容易, 那麼,何不讓錢找上你? 改掉處理金錢的壞習慣,建立自己的理財主張, 你也可以輕鬆打造招財體質,完成人生所有的夢! ◎你是否也是這樣── ‧存了一堆現金捨不得花。 ‧明天油價上漲,今天排個一小時也要加到油。 ‧買包衛生紙貨比三家,卻大花數十萬買自己不是很懂的股票基金保險。 ‧聽別人說某支股票會漲,你馬上跟著下單。 ‧年過四十還在問:「錢都到哪裡去了?」 如果你誤踩以上地雷, 小心!你的理財觀念,可能出了不小的問題! ◎打造招財體質,掌握六「不」六「要」,讓錢自己找上你! 不要死記帳:掌握花錢大原則,比每筆小錢記清楚重要。 不買你不懂的股票:別再聽「有人說」來買股了。 不妄想「保證收益」的投資:投資絕對沒有保證收益這回事。 不要怕管錢:理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總有一天學得會。 不要期待退休:沒有全盤理財規劃,退休不見得是好事。 不要跟著傳媒投資:記者寫哪家公司股價看好,參考就好。 要避險,自己來:理專向你保證「可以保本、幫你避險」,絕對是騙局。 要懂做人:富貴自然有人幫。 要立志買間房:第一間房是基本資產,第二間房才是投資。 要找到「再跌也不到兩成,漲卻有八成潛力」的投資標的:不要想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最好的進場點,就是客觀看來跌也跌不多,漲卻可能有可觀幅度的點。 要好好經營自己:把錢拿來投資自己、打造招財體質,比存第一桶金重要。 要真心相信,自己值得過富裕生活:吸引力法則,相信全世界都會幫助你達成目標。 ★內文試閱: ‧摘文 ◎每筆小錢記清楚,不如管好花錢大原則 小錢精明, 大錢糊塗, 那就完了。 ──英國諺語 一談到理財,絕大部分的理財專家,都會請你記帳。很多人堅稱,記帳是變有錢的關鍵。 我要說的是,金錢分配原則比記帳來得重要! 說到這一點,我有點汗顏,因為我從沒有記過帳。就算年輕時想要仿效朋友,努力記一下帳,也持續不了兩天。 至今,我還是必須大言不慚的說,記個人日常生活流水帳實在不適合我。 不過,我從來沒有讓支出超過收入。從領零用錢時就是如此。 之所以從來沒超支過,靠一種「大概如此」的方法來量入為出,可能有幾個原因: 一,我很早就有業外收入。不可諱言,在那個貧困的年代,收到幾百塊稿費,還真的滿讓人興奮的。有時我也搞不清楚自己的「初衷」,到底是熱愛文學還是熱愛稿費,應該說是熱愛文學及它帶來的稿費吧。我的第一筆稿費是小學三年級時投稿賺的,雖然此後有被退稿一百次以上的紀錄,到偶爾有業外收入,我當然可以比別人大方些。 那時我有個好友,她是外地生,而且還是一個清寒家庭的養女(不容易吧,這樣她也考上北一女,後來,聽說她後來很成材成為某大學的教授),根本連吃飯的錢都沒有。我還負責她的晚餐,只要跟我吃飯,就是我請客(還好,我本來就吃不多)。 其實,金錢管理和時間管理的「共通性」是很高的。 唸北一女,課業實在沉重,也許你會說,讀書都不夠,怎麼可能有時間寫稿,何況那個可怕的宿舍是十一點就全面熄燈的。 這就需要良好的時間管理了。趕快把明天的考試搞定,剩下的時間就是我的。 是的,開源一定比節流重要。用自己賺的錢會大方得心安理得。 二,我有「先苦後樂」的習慣。 當我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