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人民幣,別傻了! 關於美元的陰謀,中國其實懂很多
人民幣進擊, 今年最需要搞懂的課題! 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確立,搭載「貨幣直航」的熱潮, 搶購人民幣,壓寶利息、升值兩頭賺的民眾,真能如願以償? 人民幣究竟還有多少升值空間, 美國居中扮演的角色,又會如何影響新一輪的貨幣戰爭? ★內文試閱: 美國的國家戰略是不允許任何國家有能力挑戰美國,而現在崛起中的中國正有這種跡象,所以美國必須遏制中國。當採用軍事手段不方便時。匯率手段就變得最順手、成本最低。 美國緊緊咬住人民幣匯率問題不放,實際上是長期以來美國國家戰略的一種自然延伸。最近30年來,美國為了保住自己在全球金融、產業分工領域的頂層地位,總是經常交替運用金融、貿易手段來打壓主要競爭對手。不要說分屬於不同陣營的社會主義國家了,就連同一陣營的資本主義國家,只要有可能冒犯美國的國家戰略,它也一樣“不客氣”。 想當年,日本和美國的戰略關係層級要遠遠高於現在的中國吧(現在當然還是如此),可是當美國看到日本經濟發展有可能“冒犯”自己時,照樣祭起手中的金融、貿易武器對日本進行打壓。簡簡單單的一紙“廣場協議”,就徹底閹割了日本在全球的金融主導功能,日本從此基本上失去了挑戰美國這個全球經濟霸主的可能。可憐的日本精明而不聰明,它一直把美國看作是對自己有再造之恩的“恩人”,做夢也不會想到美國會首先拿自己開刀,以至於直到今天在經濟上還緩不過氣來。 按照美國的設想,中國最好能成為“廣場協議Ⅱ”中的日本;而中國在這方面顯然要聰明得多,更不願意輕易跳入這個陷阱。有關人民幣匯率的紛爭就風生雲起,直至愈演愈烈了。 人民幣匯率不應該聽美國的 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不但有助於中國經濟, 而且有助於全球經濟的穩定。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有著自身規律,不會在外界壓力下輕易改變,所以完全不必聽從美國的指揮。 2010年9月16日,美國財政部長表示,人民幣匯率的升值速度太慢,並且升值幅度有限,達不到美國政府的期望值,所以美國政府正在考慮採用工具組合來推動人民幣匯率儘快升值。 工具組合一詞是美國政府迄今為止使用的最強烈的用詞,這表明美國政府正在承受著巨大壓力,並且接下來會採取一系列措施,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外界對這個工具組合究竟包括哪些內容猜測紛紛,但毋庸置疑,人民幣匯率升值不應該聽美國的。於這一點,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人民幣匯率的形成與美國無關;二是人民幣匯率穩定的重要性。先看人民幣匯率的形成。 不用說,人民幣匯率是在外匯交易市場上形成的,但這裡要指出的是,雖然每個國家都有外匯交易市場,可是中國的外匯市場和美國、英國、日本都不同,它不是無形市場,而是有形市場,所以更容易考察。這個有形市場就是總部設在上海外灘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一九九四年以前的中國外匯交易,並沒有一個統一市場。所以,當時的人民幣匯率 有兩條管道,稱之為雙軌制。 第一軌是計畫牌價,就是按照政府官方的外匯牌價結算外匯,無論企業還是個人只能把外匯賣給政府。由於當時中國的外匯收入很少,所以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很高,五元多人民幣兌換一美元。 第二軌是市場牌價,從二○世紀八○年代開始,中國政府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