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逃避的人生

工作、感情、那些你「暫時不去想」的事,心理學家教你讓每一種選擇都有好結果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037535
  • 頁數:216 頁
  • 出版日期:2012/10/01

<內容簡介> .你「後悔進入這個行業」嗎? .我們的感情何時才會有結果? .想改卻改不掉的習性,怎麼改? .討厭什麼很清楚,喜歡什麼卻不知道…… 自己是否逃避過一些事?其實自己很清楚︰ 談到感情,會說「我還沒準備好」——沒準備定下來、在一起、或結婚去; 講起工作,總說自己「沒錢」、「還沒實力」,想提出看法卻怕被笑、遭到反對;不滿意現狀,覺得自己無法更改,所以「寄情」於別的事情。「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儘管一直想減肥,但一遇到工作不順(很常發生)就狂吃。結果身材回不去、逃避到最後還是離職了。 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結果每一行都做不久,形同逃避。成績不好,就休學去工作;工作又遇到瓶頸,就貸款去澳洲「拓展眼界」。回國後還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只好一直換工作。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許久,卻「暫時先不想」了——這就是逃避。 可是如果你一直這樣做,只會繼續不安,「先不想」久了,還會喪失繼續前進的動力。怎麼辦?作者蒂娜.米切利是英國知名心理學家與暢銷作家,歷任倫敦商學院、洛桑管理學院的心理治療部門首長,執業範圍涵蓋英國、義大利、德國。她用簡單、人人都能馬上使用的心理學技巧,幫助你勇於面對,不再逃避。運用這套方法,不管你做出什麼選擇,都會有好結果—— 先看別人如何面對,有助於設想自己會怎麼做; 作者用19個經典案例,示範給你看,你一定能從中找到跟自己過去類似的經歷,或是將來有可能得面對的情況。例如: .害羞的茹比運用「轉換想法」,終於能在課堂上勇敢舉手發問。 .安琪拉「挑戰腦中既有的邏輯想法」,解脫似的跟交往(拖了)15年的男友分手。 .喬吉娜學會權衡「推」跟「拉」兩種影響力,即使犧牲了志向,也對人生很滿意。 .麥可學會觀察「個人界線」,終於能「不勉強自己」的放下對同事的憤恨。 .你唯一該選擇「逃避」的情況是:梅蘭妮發現丈夫外遇(對象還是她諮詢婚姻問題的心理醫師),躲起來不面對,這麼做反而幫了她一把…… 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這通常是不滿的聲音。 你對現狀有什麼不滿?你該怎麼從「不滿」中發現自己想要的未來?不滿,會促使你開始面對自己不足的部分,培養所有需要的技能。 只有高中學歷的黛西,覺得自己「這輩子不該只有這樣」。她先不管自己是否合格,勾出報紙上自己很想應徵的徵人廣告,發現自己很在博物館工作,於是在33歲克服沒錢、沒時間的困難,進入大學,後來如願以償。 看出自己重複的行為模式,你會自知哪些行為是「下意識」的逃避; 茱迪一直在減肥,可是工作壓力一大就會狂嗑巧克力棒。當她發現必須先處理情緒才能控制食慾,終於能把體重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只要能意識到自己在某些情況經常出現某種行為模式,就能避免自己重蹈覆轍。 找到對的夥伴︰支持你、反駁你、督促你、鼓勵你。 一定要找個人幫忙核對進度,就像失業的馬克找到同病相憐的朋友一起互相打氣、交換情報、參加就業博覽會,這樣才不會覺得自己孤立無援。 這些心理學技巧不是「步驟式」的,作者用大量案例,幫你從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整理成自己專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