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算法,哪裡跟你不一樣?:打敗合法金融陷阱,有方法
<內容簡介> 弄懂金融機構的計算邏輯 幫你快快累積財富 合法,還理直氣壯,金融機構正在對你的存摺施展五鬼搬運法: 1.兩分利,借100萬,月底竟然要還207萬!為什麼卡帳變成天文數字? 2.買了基金,之後有三年大增長、兩年衰退,結算竟然是大賠。不解? 3.0手續費的基金、投資型保單,或外幣定存每月複利一次,消費者最吃虧。 4.建議你賣漲買跌,維持投資組合比例,其實是在害你。 5.結構型(外幣)存款可以多元避險、利息較高、手續費低—剛好相反。 「合約都有寫啊~」於是,計算邏輯不夠清楚、沒有追根究底的人, 在買屋、貸款、保險、投資基金時,老是被廣告或宣傳用語迷惑, 不知不覺被銀行金控敲竹槓,還以為自己找到理財好幫手。 本書點破金控銀行各種慣用手法,讓你知道︰ .投資人最愛看成長率,而基金公司最會用成長率愚弄投資人。 .銀行老是在年底賣結構型商品,是為了拼他自己的業績。 .連續20次沒開出的號碼,反而不見得該下注。 .複利不見得比單利優,計息間隔才是關鍵……… 以下幾則示非題,讓你知道自己的財富精明程度: ( )﹒「先打七折、再適用會員九折」,比「先用會員九折、再打七折」划算。 ( )﹒某基金去年比前年成長30%,今年比去年衰退30%,所以兩年下來績效持平。 ( )﹒營業額比上個月高,就是有成長。 ( )﹒老師用簡訊報明牌,連續說中五次,可以證明選股功力獨到 ( )﹒100%保本的金融商品,比非保本的安全 ( )﹒可回本又多功能的保險商品,比較划算 ( )﹒100減去你的年齡,加上%,就是你資產中適合投資股票的比例 如果你覺得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是「○」,那麼,對金融機構來說,你就是好宰好騙的肥羊。 尤其第一題,如果你答錯,銀行吃死你! 以上不過是一般人常犯的錯誤,也是金融機構唬弄消費者藉以賺錢的竅門。 你一定覺得銀行金控花招多了,哪應付得完?這麼想就太自暴自棄啦。 如果想避免被合法偷搬財富,把這本書裡提到的、跟銀行金控業務有關的算術搞懂, 「那些人」就會搬出對你的財富真正有幫助的條件來,讓你存摺裡的數字加快增加。 ★目錄: 前言 計較是美德,善良是缺點 第1章 怎樣看穿金錢計算陷阱? 01 存款,複利真的比單利划算? 02 銀行的複利表白紙黑字,這也假的了嗎? 行家這麼說 錢莊重利的關鍵在於計息間隔 03 外幣存款,一個月複利比一年單利划算? 04 先打折、再用會員價,還是先用會員價、再打折? 05 獲利先成長三成再衰退三成,這家公司成長率○%嗎? 06 哪一段期間的業績成長率比較高? 07 基金績效表最常玩的把戲:二十年來,績效到底是成長還是衰退? 行家這麼說 要看「對數刻度折線圖」才對 08 全國第一大出超港,政府說的也會錯? 行家這麼說 政府的白皮書一樣會出錯 09 各區市佔率全面下跌,總市佔率能上升嗎? 10 營業額比上個月高,就是有成長? 11 活存利率只有小數點以下的變動,幾乎等於沒上升? 12 基金投資績效真的像圖上說的那樣優秀嗎? 13 圖表證明以往基金績效一直很好,可以放心買嗎? 結論 第2章 猜︰要憑機率,別憑感覺 14 績效有圖為證,這支新募集基金可以買嗎? 15 老師為什麼能連續猜中五次股價走勢? 行家這麼說 想看出誰是萬中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