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所得節稅寶典
<內容簡介> 【書序】 財政部自今(2010)年起,將對個人的海外所得課徵最低稅負制,此一措施引起許多民眾的緊張, 因為台灣民眾購買海外基金的比例相當高,而且台灣人民所持有的外幣和外匯也不少,於是大家 開始想要了解自己是否會成為被課徵海外所得稅負的對象。 其實我國的最低稅負制自2006年元旦起實施至今,已有4年,一直沒有引起多數民眾太大的注意, 主要是因為受到影響的人數並不多。根據統計數字,2006、2007、2008三個年度的個人最低稅負 稅收,一年僅有數十億元,申報件數也僅3、4千件,因此一般民眾沒有對最低稅負制了解的迫切 需要。而今年起則在已經實施的最低稅負中,再加入一項─海外所得,但這一項卻非同小可, 因為很多民眾可能會受到牽連。 而且就在政府要開始對海外所得課徵最低稅負的前一年,世界各國政府正飽受金融海嘯後的困境, 企業獲利銳減,政府稅收大量流失,尤其是美國財政部就把如何增加稅收的腦筋,動到過去忽略 的稅基上面。於是在海外免稅天堂設有帳戶美國公民,就成為美國政府優先查核的對象。 美國財政部的作為本來也與我們無關,不過台灣和許多國家不一樣,由於歷史因素使然,我們在 世界各地經商的台商,絕大多數具有雙重國籍身份,於是許多台商就成為美國政府追稅的目標。 這些人因為擁有綠卡,而且在美商或歐商銀行設有帳戶,於是在去年年中就經常接到從銀行端發出 的通知,若是美國公民且帳戶內超過1萬美元者,就要向美國國稅局申報。外商銀行的動作,引發 許多台商的關注,並進一步了解到我國從今年開始也要針對國人的海外所得課稅,他們是否因此 受到雙重夾擊? 另外,去年第4次江陳會在台舉行,原本預料會順利簽署的兩岸租稅協定,卻臨時喊卡,更引起 台商的關切以及朝野的注意,到底兩岸租稅協定的簽署會對國人有什麼難以啟口的影響? 以上種種問題也正是許多讀者心中的疑惑,因此我們動員了本報財經組和理財組的同仁,分別採訪 了財經官員、會計師和銀行業、基金業等數十位專家和財經學者、就今年起財政部就要對個人海外 所得課稅的種種疑問,提出說明和解答。由於過去我國從未針對海外所得有任何的課稅措施,對於 財政部和民眾都是全新的開始,因此在我們預見的一些問題中,有些也尚未有明確的解答,不過 讀者絕對可以從本報記者集思廣益的採訪內容,對於海外所得如何課稅,以及如何避免被課稅, 獲得正確的認識,這也是我們出版這本書的最大意義。 葉玉琪於工商時報 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