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環臺夢─劉金標的73歲自行車環島日(平裝)

劉金標的73歲自行車環島日記

3 / 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759383
  • 出版日期:2007/12/12
<推薦> 中華電信董事長 賀陳旦 專文推薦 馬英九、蘇貞昌、羅祥安、孫大偉、陳懷恩、胡榮華 聯名推薦 「騎著自行車穿梭城鄉,最能細看台灣的美。我相信《我的環台夢》將點燃台灣人的自行車熱情,成為台灣自行車運動的重要里程碑。」 ——馬英九 「《我的環台夢》讓我記起大學畢業時與弟弟克難同行13天的單車環島之旅。我衷心期待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努力,有更多人愛上自行車,親身體驗到我曾有過的感動。」 ——蘇貞昌 <專文推薦> 願更多人追隨他瀟灑一回/賀陳旦 我常騎自行車,也愛騎。上了年紀以後代步之餘,漸漸也把騎車當成日常運動。相對劉董事長,我這點運動量純粹是玩票,他才真是專業的、職業級的。今天提筆,除了打心底佩服之外,也想分享業餘騎車人一點點心得,讓每個人都有不同理由愛上騎自行車。 我多半在市區騎車。為了安全,我會儘量避開大馬路,特別是公車密集的路段。要少吸汽機車廢氣,我小心觀察號誌時差,控制車速,避免在路口等紅燈。萬一真躲不開,我就設法繞行到人行道上,儘量遠離車道上集中排放的致命氣體。運動中加入「規劃」,不時暗自享受「職業快感」。我喜歡在市區騎車,因為我喜歡看人生百相。我更喜歡小巷的驚豔,不論是枝葉扶疏的大樹,還是童聲溢耳的托兒所,或是愈來愈多的個性caf?e ,我甚而還會留意到店裡隨季節而更換的內容。城市就在你身邊,每天脈動,不時變化。這個感覺讓我一直樂於住在市區,也促發了我在工作上與劉董事長第一次合作機緣。 從交通工具到休閒用品 記得是在民國八十六年,我擔任台北市交通局長的時候,棋盤式公車專用道已逐漸成形,捷運又有兩條線通車,市區交通已各行其道,值得進一步引介自行車為大眾轉乘的一環,也可以作為市區生活的代步。 參考歐洲荷蘭和比利時經驗,我計畫在台北市推出公共自行車,希望在主要洽公或休閒地點配置一些有專用車架但不上鎖的「公共」自行車,鼓勵民眾騎乘。節點之間,往返停用,務必歸架,供他人再用,不得長時間私用或騎回家。因此,必須有相當數量及易於識別的特別自行車。 我冒昧向劉董事長提出,不料他一口答應免費供應六百輛,還承諾維修和跨點運送(後來證明這個承諾是何等重要,又是何等珍貴)。於是八十六年下半年,第一批公共自行車就在台北十個市民活動點推出了。一大排光鮮又獨具匠心(前輪小,後輪大)的腳踏車,陳列供大家免費使用,一時蔚成美談。 其後,許多因素使然,原來的想法難以為繼,就移轉到河岸休閒區。劉董事長並未因而退卻,反而更加擴大投入,車數增加到一千輛,台北縣民也因而受惠,再加一千輛更讓我敬佩他做事的魄力和堅持。 劉董事長完成環島壯舉,激發了不知多少人的決心,也促成了我工作上和他第二度合作。中華電信要把手機中GPS定位作為自行車文化基金會的環島認證(CISS,Cycling Island Service System)。騎士可以不時把沿線風光、自己英姿拍照上傳,再予以定位聯結,家人也可以在電腦上隨時追蹤你的進展,等於時時有人看顧著你的行程,為你加油。無法一口氣請十五天假環島的朋友,也可以憑此認證,分期分區接續完成壯舉。隨身的手機當然成為和沿線捷安特支援站聯絡的最佳工具,親友的關懷時在耳邊,更是鼓勇前進的最佳燃料。 環島騎車提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