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數學史:從古埃及到超級電腦

從古埃及到超級電腦

4 / 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1175584
  • 出版日期:2014/03/01
<內容簡介> 數學從何而來?誰想出那些代數符號的?為什麼要用那些符號?π背後的故事是什麼?負數呢?公制單位呢?二次方程式呢?三角函數呢?   本書有25篇獨立精采的素描,用輕鬆易讀的文筆,向教師、學生與任何對數學概念發展有興趣的人們回答這些問題。書中鳥瞰整個數學史的全景,帶您認識形塑今日數學面貌的重要人、事、物。 ★本書特色: ☆ 2007年美國數學協會貝肯巴赫讀物獎(Beckenbach Book Prize) ☆ 2007年美國數學協會最受歡迎十大好書首選 ☆ 亞馬遜網路書店五顆星書評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推薦翻譯 ★目錄: PART 1 數學教室中的數學史 PART 2 數學簡史   開端   希臘數學   同一時期的印度   阿拉伯的數學   中世紀的歐洲   十五與十六世紀   代數成年禮   微積分與應用數學   嚴密性與專業性   抽象、電腦與新的應用   今日的數學 PART 3 素描   1 算下去 — 寫出所有的整數   2 算術的讀與寫 — 符號的由來   3 「沒有」變成一個數 — 零的故事   4 將數劈開來 — 分數   5 某物小於空無? — 負數   6 十倍和十分之一 — 公制測量單位   7 圓的測量 — π的故事   8 解未知物之術 — 以符號寫出代數式   9 線性思考 — 解一次方程式   10 一個平方與多物 — 二次方程式   11 文藝復興義大利的傳奇 — 尋找三次方程式之解   12 可喜可賀之事 — 畢氏定理   13 令人驚歎的證明 — 費馬最後定理   14 美麗境界 — 歐幾里得平面幾何   15 美哉! 柏拉圖立體   16 以數御形 — 座標幾何   17 不真、虛幻、但有用 — 複數   18 一半比較好 — 正弦與餘弦   19 奇妙新世界 — 非歐幾何   20 慧眼旁觀 — 射影幾何學   21 遊戲乾坤 — 機率論的開端   22 理解數據 — 統計成為一門科學   23 機器會思考? — 電子計算機   24 推理的計算法則 — 邏輯與布爾代數   25 數不勝數 — 無限與集合論 PART 4 延伸閱讀   參考書架   十五本必讀之數學史著作   網際網路和其他媒介 PART 5 思考與討論 <作者簡介> ●比爾.柏林霍夫(William P. Berlinghoff) 在波士頓大學聖十字學院接受大學教育,並在衛斯理大學獲得數學博士學位。目前是緬因州科比學院訪問教授。 ●佛南度.辜維亞(Fernando Q Gouvea) 生於巴西,在聖保羅大學接受大學教育,並在哈佛大學取得數學博士學位。目前是科比學院的數學教授。 譯者:洪萬生、英家銘暨HPM團隊 譯 ●洪萬生 現職: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學歷:紐約市立大學博士 ●英家銘 現職: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助教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博士候選人 ●蘇惠玉 現職:台北市立西松高中數學教師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 ●蘇俊鴻 現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兼任講師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數學教師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博士候選人 ●林倉億 現職:國立台南家齊女子高級中學數學教師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 ●陳彥宏 現職: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數學教師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 ●郭慶章 現職: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數學教師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 ●陳啟文 現職: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教師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