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水滸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9927647

「我們的過去如同鬼魂。而有些鬼魂是不會過去的。不會真的消散。它一直都在。鬼魂一直都在。去尋找鬼魂。去深深看見鬼魂。去理解鬼魂。不要迴避自己的陰影。永無也與陰影同在。」

(《超能水滸:武松傳》電子書版本,修訂增補多處細節,添寫一篇新後記,並加入一萬數千字豪華Bonus,包含專訪、座談紀錄等五篇文字。)

超臺北──後末日人類堡壘

在核戰後的末日餘燼中,全球大部分地區已成輻射荒漠,臺灣亦難倖免,唯獨臺北在神祕「赤網」的籠罩下,得以隔絕輻射塵。在這座末日後的堡壘,人類於絕境中重建文明的基石,如宗教、政府、軍隊,並命名為「超臺北」。
超臺北為科技、機械與工業高度融合的文明體系,應用電力,卻非一般大眾能奢享,主要供給生產設施與權力核心階層使用。此城劃分「十四星圈」,如紫微圈、太陽圈、太陰圈等,由各具特色的「十四星魔」統治。每個星圈發展獨特的產業鏈,從槍械武器、醫藥、農產畜牧到珍稀古物買賣,無所不羅。這些星魔們各自擁有訓練精良的軍隊,對領地實施高壓統治,維持嚴密的階級秩序。
此外,獨立於星魔軍之外的「終截局」,首領為「十二凶獸」,負責偵緝任務。而超然的「七劫騎」,統領「聖赦部」,執掌以「萬劫」為核心的宗教事務。超臺北的統御者們對「機異化科技」有超乎尋常的狂熱,熱衷於將人類與機械結合,試圖達成真正的永生。此一關於永恆的追求,建立於極端不平等之上。超臺北社會以男性為核心,權力與暴力的濫用隨處可見。所有女性,被視為勞動、生育與性別役的工具,毫無社會地位可言。


寶藏巖──自由與自然的田園

數十年過去,因地理與氣象的劇烈變遷,臺北一隅的寶藏巖被洪水環繞,化作湖中孤島。此地已成人們逃離超臺北統治的避風港,在此過著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沒有電力、現代設備、工業汙染。寶藏巖可謂女性、弱勢與同志群體的烏托邦。
寶藏巖人信仰「永無」,以一百零八位「同一者」為主要防衛力量。每位同一者都能運用奇異能量「賜力」,擁有獨特的武器「絕鋒」,各自具備不同的「絕鋒能力」。當同一者運用賜力並召喚絕鋒時,其臉上會浮現異紋,此狀態稱為「鋒擁」。如武松的絕鋒是「天傷棒」,能吸納各種攻擊,轉化為棒內的能量,使棒身抽長變粗,當能量釋放時,則能造成毀滅性的傷害;使用「天雄矛」的林沖,能力為發出衝擊波,能夠將敵人撕得四分五裂;楊志的絕鋒為「天暗手套」,可靈活操控霧氣。


戰神武松──機械手臂揮舞天傷棒

《超能水滸:武松傳》巧妙結合荒木飛呂彥《JoJo的奇妙冒險》獨特的替身能力設定,與中國古典章回小說《水滸傳》的眾多人物,作品將武功與超能力體系化,既有剛猛的「罡煞九式」,也有各種精妙絕倫的攻防想像與生活應用。
書中描繪出一個如杜王町變體般的超臺北,以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隱指新世紀桃花源的寶藏巖。這本在疫病大流行末日感下所激發而生的作品,融入臺北地景書寫,為讀者呈現出既陌生又熟悉的末日生活畫面。
故事以女戰神武松的身世為起始,她曾是武曲星魔之女,卻被親兄長強行進行機體改造,兩條手臂被替換為鋼鐵機械。這段經歷促使她叛離超臺北,奔赴寶藏巖,學習接受自己的命運與天賦,且憑藉天傷棒,成為寶藏巖戰神。
武松率領的「星火小隊」,成員包括林沖、單廷珪、凌振與裴宣,一同前往危險異常的貪狼星圈,執行解救天相星魔之女的艱鉅任務──面對七位改造人戰士「群狼」的猛攻,以及數百名貪狼星魔軍的圍剿。
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殊死大戰,就此展開!

作者簡介

沈默:

一九七六年生,武俠人,與夢媧生活,育有貓帝、魔兒、神跩三頭貓兒子以及一人類女兒禪,為多屆溫世仁武俠小說大獎得主,包含第九屆溫武長、短篇武俠雙首獎。並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文訊》雜誌「二十一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臺灣作家作品評選(2000~2020)」,入圍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入選《華文小說百年選.臺灣卷》、《Books from Taiwan 亞洲專刊》、文化部中小學生讀物選介:兒童及青少年最佳選書指南等。

出版作品有《超能水滸:武松傳》、《超能水滸》、《劍如時光》、《在地獄》、《天敵》、《傳奇天下與無神年代》、《七大寇紀事》、《英雄熱》、《詩集》、《幻影王》、《2069樂園無雙》與《孤獨人》、《天涯》、《魔幻江湖絕異誌》、《兵武大小說》等長篇系列。主掌【飛一般沉默】個人新聞臺Blog: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hensilent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