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時代的如水哲學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9812387

  新帝國主義的全球反恐與地緣衝突,資本金融全球化的跨國掠奪,人類世下的世界性生態災難和環境巨變,都使得人口全球流動和離散,成為新時代的標記。本書作者為香港人,是在後2019的香港大離散時代思考相關主題,意圖透過理論梳理與現實分析,組織出一種離散者的政治主體論述,想像新的政治未來、解放與革命之可能。

  作者認為離散非但不是主權秩序的邊緣人,反而是新的國際主義的動力,是後主權(post-sovereign)的革命想像主體。離散也可以成為新的政治形態,讓連結和支援跨越地域,讓身份能包容和體現多元,讓主權在民和命運自主能超越資產和國際法的限制,成為行星政治(planetary politics)的基礎,關心不同的人、各樣物種和技術的結合網絡,重新思索權力和社會關係的連結和分配。如何政治化離散經驗和團結,連結國際女性主義(feminist internationalism)和生態社會主義(eco-socialism),,乃是本書作者意圖論證的左翼出路和政治想像。

  「當下離散時代,實是一重要歷史契機,迫使我們學習如何重寫歷史,重新敘述自己的來由,世界的來由。」

  「若以香港為經緯之中心,離散至少從三方面,定義與主導著香港跟香港人的面貌。而這些面貌基本上徹底改造了香港作為香港,香港人作為香港人的意義,同時也反映了離散的世界性。」——李宇森

  .梳理離散理論史,比較香港人離散形態與猶太人等之不同
  .從離散理論看出香港身份的特殊性
  .離散者不止等待救援的弱勢,反而是充滿動能的開放連結點
  .提出離散社群應以「敘事」進行連結,重構記憶、身份與主體
  .回應國際思潮當下熱話,加入生態主義思考
  .本書旁徵博引,援引大量當代思潮理論,以離散之眼一一審視

本書特色

  具翔實的文獻回顧,能有宏觀的全球視野,也可貼近香港與台海的具體時勢。具理論高度,從較早前的後殖民理論到當下的生態及「人類世」理論,能承先啟後。並同時照顧政治與美學。

作者簡介

李宇森(Lee Yu-sum)

  李宇森是美國紐約新學院政治系博士候選人,英國約克大學政治系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研究碩士,網上刊物《燃燈者》主編。主要研究興趣為國際關係理論、批判理論和政治思想史。

  李宇森在港台各大紙媒及網媒發表了近二百篇文章(散見於《明報》、《端傳媒》、《Breakazine》、《香港01》等),也曾出版過兩本中文著作《主權在民論:理念和挑戰》(蜂鳥出版,2021 年) 和《主權神話論:秩序和衝突》(新銳文創,2022 年),兩本著作都分別獲得多間香港、台灣和美國大學圖書館,還有美國國會圖書館跟柏林國立圖書館收入館藏。另外,李宇森的文章也被收入《自由世界的前哨:2022烏克蘭戰爭》(1841 出版,2022 年)。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