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艾蜜莉.納高斯基(Emily Nagoski)
她是印第安納大學健康行為博士、前史密斯學院健康教育總監,
從事性教育已25年,參透健康行為、諮商、心理學,
專門教授人類性慾、親密關係與溝通、壓力管理及性教育。
本書探索一個被嚴重誤解的主題:長期關係中的性愛;
隨著戀情持續,性慾和滿足感勢必減少?
怎麼在長期關係中,維持雙方(或多方)快樂的性生活?
作者從壓力、身體意象到關係困境,和「性愛應該要怎樣」的想法,
探索如何在生活中創造極致性愛,以及遇到困境時該怎麼辦。
▍常見的假議題:「該怎麼維持火花?」
不會主動想做=不愛了、不適合?想享受性愛數十年,
你不該追求慾望,真正重要的是——愉悅,
慾望,就像每天狂滑社群媒體、看了很多貼文還是不開心;
而愉悅出自喜歡,就像收到關心的禮物,想到原來有人在心裡掛念你……
怎麼獲得愉悅?作者帶你畫出你和伴侶的「情緒平面圖」,
了解如何進入色慾心境,移開阻擋你們抵達那裡的所有障礙。
▍關係會變,我們可以應對
身體會改變,生理和心理都可能遭遇困境:生病、創傷、殘疾、老化,
這些困境都可能影響性愛,而本書將幫助你:
‧健康溝通:沒性致時,怎麼避免針對任何一方、不讓你或他感到羞恥
‧練習原諒:別想像傷痛從未發生,而是一起做做看「假如呢白日夢」
‧情感加溫:轉換不同脈絡、感官刺激,允許自己變得慾火中燒!
放開剎車,踩下油門,重新想像長期關係中的性愛,
從無性關係到極致性愛,在生活中創造屬於你們的愉悅。
作者簡介
艾蜜莉.納高斯基(Emily Nagoski)
前史密斯學院健康教育總監(Director of Wellness Education)暨講師,主要教授領域為女性性慾。艾蜜莉在印第安納大學專門研究人類性慾,取得健康行為博士學位,並同樣在印第安納大學取得諮商碩士學位,同時也於金賽機構性健康診所(Kinsey Institute Sexual Health Clinic)完成臨床實習;就讀德拉瓦大學期間主修心理學並取得學士學位,輔修認知科學與哲學。
艾蜜莉在印第安納大學任職期間,於金賽研究中心(Kinsey Institute)受過臨床與研究訓練。現在她結合性教育和壓力教育,教導女性在自己體內活得自信而喜悅。
現定居於麻薩諸塞州,與兩隻狗、一隻貓和一位漫畫家同居。
譯者簡介
廖桓偉
淡江大學經營決策系、東吳大學企管研究所畢業。曾任網路電玩編譯、出版社編輯,希望引進更多有趣(且暢銷)的書,透過翻譯來感動讀者,譯作有《男性廢退》、《成功預測交易的專業盤勢判讀》(方舟文化出版)、《自由選擇的錯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