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畫看日本

5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3147898

  本書為高畑勳在吉卜力動畫發行月刊《熱風》上所連載的觀畫筆記。自2003年起,他以一篇一畫作的形式,從東西方繪畫、雕塑洋洋灑灑談到二十世紀當代藝術與動畫藝術,他的文字如毫不設限的流水,引領讀者徜徉在視覺的愉悅之中。

  ✮回顧傳統的日本畫,毛筆與墨水便能完整掌握日本的大自然。
  ✮日本畫的一大特徵是就算利用線條,也要盡力捕捉轉瞬即逝的「當下」。
  ✮相較於和服,漆器更能顯示黑暗中的景色。但和服卻能掌握速度與風。
  ✮屏風與紙門等多數的江戶繪畫不僅是畫作,也是充滿「裝飾與玩心」的生活用品。

  本書中,高畑勳精心評論的皆是日本美術史上的殿堂級瑰寶。作者率先從日本四大國寶繪卷展開巡禮,穿越平安、室町、鎌倉、桃山、江戶時代,逐一品味時間跨度長達逾千年歷史、優雅爭鳴的藝術名作,同時發掘當代細膩寫實的繪畫與動畫傑作。

  ◎古代女性的「追劇」就是邊吃點心邊觀賞繪卷中的情愛故事?
  ◎ 一幅「畫得不算好」的線描肖像畫卻成了日本國寶?
  ◎雪舟的蒼涼水墨冬景竟被藝評家比喻為蒙特里安?
  ◎為何孩童玩陀螺的景象是研究日本中世史的珍貴史料?
  ◎繪有信長的安土城、秀吉的大阪城紙門畫的神祕天才畫師是誰?
  ◎德川家康為何要人畫下他吃下唯一一場敗仗、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後恐懼又狼狽的模樣?
  ◎《螢火蟲之墓》的經典場景深受某件漆繪名作影響?

  作者以其深厚的藝術根柢和文化底蘊,和獨有的動畫導演視角,解讀畫作重要細節,從平安的繪卷、雪舟的水墨、狩野派的屏風畫,探幽宗達、光琳的造型藝術和北齋、廣重的浮世繪,以至東山魁夷、香月泰男等藝術史上的大師,引領讀者優游一千兩百年悠久璀璨的日本美術史。

  ◈ ◈ ◈

  ────常盤光長 《伴大納言繪卷》上卷之仰望應天門火災的人群
  優秀的連續型繪卷能夠將繪卷逐漸攤開的趣味之處發揮到最大極限。隨著地點移動與時間流逝,巧妙呈現故事情節,帶來觀賞電影或動畫般的興奮刺激。

  ────東山魁夷 《樹根》
  當我思考哪些日本畫家曾描繪出樹木偉大的一面,最後得出的是只有東山魁夷一人。

  ────熊谷守一 《初更之月》
  日本文化的一大特徵是圖樣以線條與色塊所構成。從始於平安時代的大和繪、浮世繪、漫畫到賽璐珞動畫,一路傳承至今。其實別說日本畫了,連明治時代之後的現代日本西畫家作品也不能忽略這項傳統。當變形、平面化與線描成為西畫一大潮流之際,日本早已擁有能瞬間熟練這些技法的背景。

  ────男鹿和雄 《鼠天》插畫
  吉卜力動畫的魅力之一是背景美術,觀眾一邊觀看自然溫馨的故事,同時從中感受到故事中遞嬗的時間﹑氣候與四季。這套背景美術的核心人物便是男鹿和雄。要想讓讀者身歷其境,無法單憑一幅畫辦到,正因為作者是優秀的美術導演才做得到。

作者簡介

高畑 勳(Takahata Isao,1935~2018)

  日本動畫電影導演,東京大學法文系學士。

  1959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1968年首次擔任導演,拍攝《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一九八五年與宮崎駿等人創立吉卜力工作室。

  擔任導演的代表作品包括電視動畫《小天使》、《尋母三千里》、《清秀佳人》,以及電影《小麻煩千惠》、《螢火蟲之墓》、《兒時的點點滴滴》、《平成狸合戰》、《隔壁的山田君》、《柳川運河故事》與《輝耀姬物語》等;擔任製作人的代表作品包括《風之谷》與《天空之城》。

  著有《「故事中的故事」解說》、《閱讀〈種樹的男人〉》(撰述翻譯)、《十二世紀的動畫》、《拍攝電影時思考的事》、《動畫電影的抱負》、《有機會便談談動畫》與《倘若你不想要戰爭》;另譯有賈克.普維(Jacques Prévert)的《話語》(Paroles)與《向鳥致敬》(Salut à l'oiseau)等書。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   
  聯絡方式:reikan0412@hotmail.com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