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倉秀明大學中輟後,經歷過一段打工生活,
轉職過好幾次,也經歷過待業空窗期、擔任派遣員工。
後來在便利商店看見徵人廣告,應徵進入瑞可利HR行銷公司,
之後換工作逐步晉升,擔任企業高階主管、上市企業的董事。
2024年開始擔任公益財團法人「山田進太郎D&I財團」營運長。
他一開始求職時,從沒思考要符合自己的「興趣」或「理想」,
而是找哪個行業最能凸顯自己的優勢、哪個職位的競爭者最少,
結果反而得到比別人更高的評價。
◎尋找能凸顯你優勢的適職環境
哪個領域你的競爭者比較少?
作者三十幾歲時被診斷出自閉症,不擅長和他人溝通,
但他創業時善用個人特質,
專注於研發當時還很少人投入的「遠距工作」相關產品。
因此大家介紹他時,總是稱他為「開拓了遠距工作市場的石倉先生」。
如果你具備Excel技能,就找多數員工都不擅長該技能的公司任職,
不用太努力,就能得到「這個人好厲害」的高度評價!
如果你現在是大公司排第1,000名的業務員,也別氣餒,
換到小公司就能成為頂尖。
如何選擇凸顯優勢的公司或職場?本書提供自我評測清單。
◎適職與興趣或天分無關,是再現性
為什麼從事相同的工作與經驗,他寄出履歷就有回音,我卻石沉大海?
在履歷上寫「我做過業務」、「我有三年的會計工作經驗」,
這不是技能──
所謂「技能」,是能自行完成任務,且在哪裡工作都能再現相同成果。
你的技能是什麼?可以再現嗎?
或者你低估了自己的技能?認為在其他領域沒什麼用?
例如「在5分鐘內做好自家產品的簡報」,也能成為武器。
◎職涯發展的七大謬誤觀念
現在的工作不開心,只要換公司就會更順利?
職涯發展一定得向上,平行或向下就算完蛋了?
考證照對職涯一定有幫助?我再去考幾個證照吧!
轉職要在35歲前完成?如果不當主管就很難向上發展?
獵才專家最常提出的建議,作者為何不認同?
日本小學生未來職業排行榜中,YouTuber已連續四年位居第一,
但靠這份工作能養活自己的YouTuber,僅占整體從業者的幾個百分點。
成功者之所以格外響亮,就是職涯發展的「倖存者偏差」作祟。
該不該繼續這份工作?再去考個證照?我該爭取當主管嗎?
讓工作迷茫瞬間消散的適職思考法。
【作者簡介】
石倉秀明
公益財團法人「山田進太郎D&I財團」營運長。
1982年出生於群馬縣。大學中輟後,曾經歷過一段打工族生活,當時在便利商店偶然看見徵人廣告,於是應徵進入瑞可利HR行銷公司(Recruit HR Marketing),以業務身分嶄露頭角。隨後,他在求職網路公司Livesense、網路公司DeNA、新創遠距公司Caster(作者創立)發揮所長,工作表現活躍。
2023年12月成立「Alternative Work Lab」,從事關於工作方式的調查、分析、研究。2024年2月,就任公益財團法人「山田進太郎D&I財團」營運長。
目前以「創造讓每個人都可追求自己所愛事物的社會」為座右銘,致力於推動各項活動,協助因各種制度、社會結構的扭曲或偏見,而無法持續追尋理想職涯的人們。
【譯者簡介】
黃立萍
Podcast節目《夫妻純聊天》主持人之一,是一個需要養肝的全職媽媽,目前以SOHO身分從事各類採訪、撰稿及翻譯工作。譯有《我只是放棄完美工作,年薪就提高了》、《開店的地點學》等書(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聯絡方式:ooxxsleeping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