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少見的從心理學、精神分析和發展階段探討父子關係的創新著作,令人驚艷。
★結合心理學、心理治療、親子教養、發展歷程等概念,幫助即將成為爸爸或是已經當了爸卻不知道該怎麼養育兒子、一起面對人生的男性,以及成長過程中與父親溝通有困難甚至情感受傷的男性,另一種思考方法與視角。
成為父親,是生命最珍貴的贈禮
解鎖親子關係中的父愛密碼
當一個「夠好的爸爸」
父親是孩子一生的榜樣,更是孩子闖蕩世界的底氣——但「當爸爸」卻是男人一生最大的挑戰之一,因為許多男人不知道怎麼「當爸爸」。
本書作者戴蒙德是鑽研父子關係超過30年的心理治療師,他打破了當前的教養觀,認為「當爸爸」對父子雙方的發展同等重要——不僅父親會形塑兒子,同時也被兒子形塑。
那麼,到底男人要怎麼教養孩子?戴蒙德提出「夠好的父親」概念:一個能夠培養情感、全身心投入孩子內心世界、促進孩子成長的人。他也重新界定「男子氣概」:不是粗線條、暴力、陽剛,而是包含著陰性特質的成熟男性氣質。
書中用生命的階段說明父子關係的變化:青年爸爸是呵護幼兒的「守護者」;中年爸爸引導成年兒子成為男子漢,允許他獨立;最後,老爸接近生命終點,父子關係又再次拉近。
戴蒙德給出詳盡的教養建議,並發現子女是否出色,關鍵正在於父親。
本書讓我們重新認識父親的角色和力量,是新爸爸、老爸爸都要懂、所有媽媽要送給爸爸、每個孩子都要饋贈給父親的書。
作者簡介:
邁克.戴蒙德(Michael J. Diamond)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師。他在洛杉磯精神分析研究院暨學會(Los Angeles Institute and Society for Psychoanalytic Studies)完成了精神分析訓練,曾被研究院評為年度傑出精神分析師,目前是該院的訓練分析師和督導。
戴蒙德博士目前居住於洛杉磯並從事臨床實務。他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精神醫學副教授,並在洛杉磯賴特學院擔任教學和督導,在精神分析理論和技術、性別和男子氣概、養育和父親、創傷、分離和催眠等領域發表了許多文章。他的工作在國際上廣受認可,並因其寫作、教學及分析臨床實務獲得多個獎項。
除本書外,尚著有《美國心靈的裂痕:在危險時代遏制破壞性的民粹主義》(Ruptures in the American Psyche: Containing Destructive Populism in Perilous Times, Phoenix Publishing, 2022)、《男子氣概及其困境:男性心理與成熟男子漢的內在矛盾》(Masculinity and Its Discontents: The Male Psyche and the Inherent Tensions of Maturing Manhood, Routledge, 2021)、《成為一位父親:當代社會、發展理論與臨床視角》(Becoming A Father: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Springer, 1995;與J. L. Shapiro及M. Greenberg合著)等。
譯者簡介:
孫平
湖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專業學士、南京師範大學基礎心理學碩士、南京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員(2016-2021)。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精神分析學會(APsA)會員、國際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會(IAPSP)會員、美國加州研究型精神分析師。心理諮商專業十五年,長期與中美兩國來訪者進行雙語諮商工作,累積臨床時數超過一萬五千小時。微信公眾號「孫平的Psychology」主理人。與太太育有一兒一女,目前生活和工作於加州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