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劇本:教育、婚姻、勞動……思辨支配世代的家庭制度與不平等陷阱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3795587

"「不生孩子幹嘛結婚?」
「媳婦怎麼可以是男的!」
「努力打拚不如投對胎!」
「生育率低都要亡國了還搞什麼同性婚姻!」

我們的社會歷經漫長的歲月,精心設計出一部名為「家庭」的劇本,它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與思考。
巧妙細藏著難以完全察覺與言喻的歧視與嫌惡。

為何而成家?立業又是為了誰?
男女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是必然?還是別有用意的執念?
拚死拚活捍衛的家庭劇本,造就了什麼樣的過去與現在?

 話題暢銷書《善良的歧視主義者》作者金知慧
 慧眼解析支配著長遠世代的家庭制度!
 細揭社會本質面貌,一讀就停不下來的犀利續作!

 性少數的出現,揭露基於性別的家庭樣貌
 傳統上普遍認定的「平凡幸福的生活」,是人人扮演好女兒與兒子、妻子與丈夫、母親與父親、媳婦與女婿等角色。
 當性少數的需求被看見,為安逸於既有軌道上的社會掀起波瀾。
 也幸好有這樣的「混亂」,深植社會不被察覺的「家庭劇本」得以顯現。
 我們認知裡的家庭與角色,是非得守護與保存不可的絕對價值嗎?

 為什麼媳婦不可以是男人?
 長久以來「媳婦」一詞早已不單純指稱親屬關係,而是像公司的職稱般,一眼就能看出這個人的「職責」。
 媳婦被賦予的角色事關重大,被要求發揮學識與主導性,卻位居從屬,
 與其糾結「媳婦怎麼可以是男人?」
 不如試問「為什麼媳婦非得是女人?」
  
 生育率低成這樣都是同性婚姻害的?!
 同性伴侶不可能生育,並不是因為婚姻合法化才新發生的事,卻被解釋成破壞家庭制度、導致生育率下降的主因之一。
 這類反對同性婚姻意見的背面,真正想說的台詞是「婚姻必須是生育的基礎」,同時也蘊含了在婚姻之外的生育是不被允許的意義。

 婚育脫鉤意識升起,無法再避談生而為人&生育率的意義
 生育率下降為現代人類的共同課題,甚至出現以國安危機之名強迫生育的社會氛圍。
 然而卻不是每一個出生都符合社會的「期待」,我們為什麼「理所當然地」將結婚生育視為一體,卻又「無可奈何地」歧視在婚姻體制之外出生的人?

 以平等為名的不平等性別分工
 為了使性別分工可行,社會將能維持生計的工作優先提供給男性,男性則被期待擁有充足收入、出人頭地,否則即為失去自我的失敗人生。
 當經濟與勞動環境變遷帶來衝擊,社會一邊希望堅守傳統性別角色理念,又歡迎女性參與勞動市場,女性同時肩負家務與勞動責任,生育率理所當然隨之下降。
 當我們熟知的家庭結構、性別分工已背離現實,為什麼社會仍想將此維持得像是絕無僅有的正確答案?

 中世紀捲土重來?!現代的階級複製
 現代社會的階級複製表面上看似合法、公正,不過一切過程都是以「家庭」之名達成。
 「既得利益者」藉由家庭制度世襲階級,「非既得利益者」的家庭生活卻處於困境。
 社會保障制度雖然幫助經濟困難者維持基本生活,卻又將家庭扶養義務視為優先,這種制度能消除多少家庭間的不平等?
 
 教育×婚姻×勞動×生育
 一步步帶領讀者思辨「我」與「家庭」的存在意義
 深入淺出剖析隱藏在婚姻、社會制度背後的無數欲望
 鼓勵多元的氛圍之下,無法忽視的疑慮是否還能以「習慣」、「傳統價值」來解釋?
 「家庭」不平等、「家庭」造成個人之間不平等的事實,你我都清楚不過,若僵化的秩序持續推進,誰能自信地說這一切與自己無關?

本書特色

 *《善良的歧視主義者》作者金知慧教授大型企畫續作!
 *引經據典東西方專家研究與剖析,綜觀社會的構成與制度演變的過程。

各界專家感悟推薦

 哲學作家|朱家安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副秘書長|高芷涵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郭葉珍
 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劉育豪
 法律白話文運動行銷總監|劉珞亦
 閱讀人社群主編|鄭俊德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發人深省,讀者好評不斷

 「讓抱持著刻板印象的我開始反思的好書。」──cheer

 「本書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家庭中的性別角色、生育義務等熟悉、被視作理所當然的問題。」──v
o

 「讀完之後再也回不去。」──nal

 「讀過本書,使我至今狹隘的思考得以顯見並帶來改變的契機。」──h
e

 「作者對理所當然的事物提出質疑,讀者會因此感到習以為常的生活彷彿變得陌生,同時也打開了視野。」──d***4"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