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聽過,甚至說過這樣的話:
「年輕人總是我行我素,覺得只要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他們在說什麼,我完全聽不懂!」
「明明告誡好幾次了,他們總是不聽話!」
「年輕人太過敏感,老是小題大作,抗壓性好差。」
年輕人真有這麼深不可測、無法理解嗎?
本書作者大衛.葉格,被《恆毅力》作者安琪拉譽為「當代最棒的發展心理學家」,他走訪世界各地實際了解到,幾乎沒有一位管理者、父母、教育工作者或是教練,知道如何在真正重要的時刻,對年輕人說正確的話。他們宛如一道謎題。更不幸的是,多數年輕人得到的建議,對他們並沒有幫助,也因此感到絕望、挫折,甚至憤怒,更不願意傾聽。這樣的循環在世界各地一再重複,讓年輕人和成年人疲於應付。
大衛.葉格研究發現,當詢問年輕人最喜歡被哪種人帶領時,他們共同的選擇都是:擁有能讓年輕人感受到尊重、支持的高標準+高支持的導師心態的人。因為地位和尊重就像食物和睡眠之於嬰兒,是年輕人的核心需求,當這些需求得到滿足,才能激發出更好的積極性和行為。
他蒐羅來自職場、教育現場、運動培訓等真實案例,幫助我們充分認知執法者、保護者和導師三種心態的優劣差異,精準應用導師思維,培養出適應力強、獨立自主,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的年輕人,同時也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輕鬆,讓未來更美好。
【作者簡介】
大衛.葉格 David Yeager
現任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德州行為科學與政策研究所的共同創辦人。
從事科學研究前,曾是一名中學教師和籃球教練,並在史丹佛大學獲得博士和碩士學位。
他以與卡蘿.杜維克、安琪拉.達克沃斯和葛雷格.沃爾頓合作進行的研究而聞名,該研究聚焦於對青少年行為產生影響的短期有效干預措施,如動機、參與、健康飲食、霸淩、壓力、心理健康等。
他曾為谷歌、微軟、迪士尼和世界銀行提供諮詢,並曾受邀為白宮及加州、德州和挪威政府提供建議。他的研究曾刊登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科學人》《CNN》《衛報》等各大媒體。
葉格是唯一獲得發展心理學領域三項主要早期生涯成就獎的科學家,也是唯一在四個不同領域(行為科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教育)中獲得「最佳論文」獎的科學家。
在過去十年中,他被「科睿唯安科學網」(Clarivate Web of Science)評為全球前0.1%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
【譯者簡介】
盧相如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自由譯者。譯有《世代的創傷到我為止》《高效原力: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做更多重要的事》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