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是霸凌者

4.9 / 15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4004886

★當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加害者」,父母該如何面對?

★留下的傷口絕無法輕易消逝。被道歉了,難道就一定要選擇原諒嗎?

「我可不記得有把妳教成這種孩子!」

最疼愛的女兒,竟與自己最憎恨的存在劃上等號。

不可原諒的霸凌事件,女兒居然是「加害者」。

關於孩子,原來我一無所知──

▍本書內容

新聞內容播報著「校園霸凌事件」的惡行。

『我的孩子絕不會這樣。』

──赤木加奈子認為那只是與自己無關的社會事件。

然而某天,她竟得知自己的女兒.愛,

在班上對同班同學.馬場小春有霸凌行為。

國中時曾遭受同儕霸凌的加奈子,對此難以忍受。

對自己孩子的厭惡、憤怒,不斷湧上心頭。

另一方面,接受了赤木家道歉後的小春卻開始拒絕上學。

對孩子的不捨、獨自承受外界的壓力,

小春的母親.千春,選擇向第三者傾訴煩惱。

此時網路上的一則匿名貼文成了導火線,

將這件事推向無法預測的方向──

對孩子的不信任感、夫妻間意見的相左、社群媒體上的批判…

被各式問題折磨的雙方家庭。

同時描寫「加害者」與「受害者」雙視角,以不同的視角探討校園霸凌!

※本書內容非真實故事

▍當孩子成了當事人,父母還能置身事外嗎?

你有勇氣說出,自己的孩子絕不會霸凌人嗎?

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某天突然成了壞人。但與其糾結著「教育方式哪裡出錯了?」,不如思考「即使成了父母,也不會是完美的」。畢竟一旦父母徬徨,孩子更是會左右為難。以正確的方式接納孩子的情緒,才能處理「對錯」問題,陪伴孩子積極面對。

▍被道歉了,就一定要選擇原諒?

霸凌事件多發生在求學時代,此時遭遇到的挫折,傷痛幾乎都會伴隨在未來的人生裡。道歉或許能夠輕易被說出,但傷口能夠簡單地癒合嗎?與內在的自己溝通,找出讓自己回歸平靜的方法。放下很重要,但絕不是需要心急的問題。你可以選擇放下,但不見得要原諒。畢竟你也有討厭對方的權利!

▍網路世代的霸凌,誰又成了「加害者」?

網路為世界帶來便利,卻也伴隨不少問題。資訊的氾濫讓「霸凌」有了不同樣貌。群起激昂的正義感,自恃行俠仗義的「網路公審」,但不清楚事件全貌的人意見真的是安全的嗎?過剩的正義感,讓善意與惡意的界線變得模糊。瞭解自己行動的動機,非被負面情感驅使,才能使行為有正面的意義。

作者簡介

しろやぎ秋吾(Siroyagi Shugo)

日本插畫家、漫畫家。擅於將在SNS與部落格上募集到的讀者故事轉化為圖文創作。

著有《10幾歲時的痛苦經驗,我們是這樣跨過的》(KADOKAWA)、《從讀者那裡聽來的恐怖故事集》(雙葉社)等作品。

※部分書名為暫譯。

[X]:siroyagishugo

Instagram:siroyagishugo

部落格:siroyagishugo.com/

譯者簡介

葉門

自海中發跡、以咖啡灌溉,宣導咖啡和滷蛋是良伴。

會員中心